江南体育平台
江南体育平台

画出回龙观的心愿清单

产品展示

  编者按:吴戈(网名明亮)是回龙观的老居民、网络名人,她的漫画书《画说回龙观》新近出版成了“观”里瞩目的一桩文化现象。她花费半年多时间,走访人物,搜集史料,用画笔既描述了回龙观纷繁的前朝往事,又重点突出了当下回龙观人的生活状态,一帧帧画页带有时代与个人的鲜明印痕。

  小时候我们家与漫画家丁聪伯伯做过邻居,往往他在桌上画,幼小的我就在旁边拿着画笔跟着比划,由此培养了绘画的兴趣。我画的第一本漫画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时间是2019年4月,画的是我儿子与我家狗狗在回龙观的生活趣事。

  搬到回龙观已有二十多年,一有空闲时间我又开始折腾,又陆续画了好多回龙观题材的漫画。比如“北京以北回龙观的前世今生”“穿越50年回龙观前传”“北京以北硬核回龙观人图鉴”等等,都在回龙观社区网的微信公众号推送过,在热闹的论坛里也发过,有的漫画居然还把报社的记者给招来了,又采又发的……

  去年3月中旬的一天,回龙观街道的领导来我所工作的网站串门,聊起我画的漫画,说想出一本《画说回龙观》的书,想把相关史料、素材、老故事、民间传说都整理出来,用漫画的形式记录下来,给回龙观人和这片土地留下点儿什么。

  领导说,现在的回龙观人,很多都是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包括他们的子女,对回龙观的历史前世今生都不太了解,或一知半解,出版这本书,就是让回龙观人更深地了解这片土地。我一听,顿时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这也正是我喜欢做的事,本来在没有一点人要求的时候,我已经自己画了一部分,这回有这个机会能正式敞开做,痛痛快快地画,真是一件太美妙的事。

  于是,我们就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整个项目,计划画五个章节,400幅左右的漫画。商定去年国庆节前后能画完,年底前出版完毕。画画对于我来说不是难事儿,挖掘整理好史料素材,才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得知我要开始画这本新书后,回龙观三联书店的郭老师,主动借给我一沓关于昌平历史的史书,摆在我的桌子上跟小山一样,真的是太有用了。龙泽街道的吴丽萍主任,也利用自己的下班时间,为我找来相关素材,网站的同事们也是想到什么线索都发给我……

  我走访了观里两个博物馆:回龙观村史博物馆(就是玉光寺,当时还未对外开放)、北店村史博物馆,采访了80多岁的原回龙观乡老乡长和网友老孙,回龙观土著等几位老回龙观居民。

  记得我去采访原回龙观乡乡长、史各庄乡书记闫有山时,老人特别高兴,当天在家里特意穿戴整齐地迎接我,他认为记录历史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

  闫乡长出生于1938年,已经80多岁高龄了,老爷子精神矍铄,说话时思路非常清晰。还跟我说,幸好你来采访,村里就剩三位岁数大的了,剩我一人还比较清楚,你想了解什么赶紧问。

  当天的采访,老爷子说了很多很多,我摘选了一部分画到了书里。那次访谈特别有意思,真是收获满满。

  比如他问我,你知道为啥昌平县城是长方形的?我肯定答不出来。他说长方形类似一个槽子,明代帝王姓朱,前边放槽,寓意“有得吃”。他介绍说,昌平1955年划入北京市,在这之前属于通县专区,他所在的三合庄曾经叫“小三合庄”“三姓庄”,三姓指的是闫、王、杨三姓,闫姓人最多,据传来自山东。

  老人比划说,解放前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回龙观村现在玉光寺的位置有庙会,刚解放的那几年也还有。庙旁边有个著名的四眼井,井口非常大,怕人掉下去,还做了遮挡,留四个眼,每逢农历六月二十四当天,大家都去看井底,清晰可见小石子,叫“亮井底”。

  “解放后回龙观改为乡,有六个村,解放后一段时期,回龙观的人口4000-5000人,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增长到六七千人左右,人口以耕地为主。”谈及回龙观的变迁,老乡长说得颇动感情:“五几年的时候,现在的玉光寺就是大队办公处。1954年时,回龙观没有中学,学生们要去30里外的昌平城念书,每周往返一次。当时只有昌平和清河有学校。回龙观内无公交车。当时村里孩子都是免费上小学,教师挣的工资就是小米。”

  老乡长历数当年所经历的大事:“1955年成立互助组,第二年兴办初级社,1958年大办人民公社。五十年代开始机械种庄稼,1958年兴修水利,回龙观的村民们先后参与过密云、十三陵、桃峪口、小沙河等水库和京密运河的修建,当时连村里的妇女们都去参加。大家住在水库工地上,生产队负责送吃喝。”

  闫有山老乡长讲的都是片段性的记忆,我都一一整理好,按时间线把能采用的编绘到了书里。他举例说,回龙观后来成为中越友好人民公社的一部分,和越南的越中友好合作社是同一天建立的,越南驻华大使还来社里参观;1960年与国营北郊农场场社合一,开始试点养殖奶牛、猪等,准备搞好了进行全国推广;1962年左右回龙观开始有电,当时都用水井,村里建了很多水塔;1981年回龙观饭店建成开业,大领导为饭店题名,当时算是标志性的建筑,是知名的参观点,年轻人以在那里工作为荣;1983年西三旗饭店由回龙观人建成,设有300张床位,北京市很多大型会议都在这里召开,还曾接待过老山猫耳洞战士,听英雄们讲战斗故事。

  1986年李谷一代表中国轻音乐团,来回龙观大队办理办公用地,由闫乡长亲自接待,陪同办了相关手续。让闫乡长和几位老人津津乐道的是,这时期回龙观乡出资赞助北京足球队、乒乓球队,参加全国比赛,令京城体育界内外为之一震。

  老爷子感慨道,现在的回龙观发展得太快了,一片片的高楼,完全变了模样。在编绘到上世纪80年代时,我忍不住加写一句话:“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老回龙观人回忆1993年时,霍营的房子早期卖900元一平方米,1994年龙华园成为回龙观地区最早开发的商品房小区之一。我画了一位老人的担忧神态,引了他的一句话:“忒老贵了,能有人买吗?”很快回龙观地区开始修建天然气管道,陆续开通天然气。1998年回龙观作为北京市最大的经济适用房住宅区被批准立项,文化居住区的特色雏形也由此形成,整个地区进入快速地发展时期。

  采访老回龙观人老孙的时候,也是特别热情,年近60岁的她,利用休息时间专程上门到我们网站办公室跟我细聊。书中不少画面来自她的口述,我们还聊出很多杂闻,当然没画到书里,比如某年哪儿哪儿着火了、当年某某知名电影明星的孩子还在回龙观的某幼儿园。还有老网友“回龙观土著”,家里好几代人都住在二拨子,他把示意图画好了给我,告诉我回龙观附近哪儿有条暗河,现在地图上都看不到了。

  回龙观有著名的“回超”——回龙观足球超级联赛,是居民自发组织的足球赛事,首届“回超”就有9支球队、200多名球员踊跃参赛,而且从第15届比赛起,开通了现场直播。美国《时代》周刊网站为此对“回超”进行了专门报道,声名在外。2010年在回龙观公园举办了首届西瓜节,比赛内容别出心裁,有猜西瓜重量、挑好西瓜、运西瓜、吃西瓜四项,男女老少争先恐后地参与,乐此不疲。后来每年的吃西瓜大赛和水枪大战都超级火爆,我在这一页的画面上写道:“玩儿就要玩儿得酣畅淋漓”,点出回龙观人特有的爽快、乐观的天性。

  说到回龙观丰厚文化渊源的事例,那线月,成功举办了首届回龙观百姓春晚,我画了登台表演的几位业余居民演员,有身着长衫说相声的、全身戏装唱京剧的,各有各的艺术风范。2014年1月回龙观首届少儿春晚开办,成了观里的一大岁末盛大活动,有专长的孩子们必须层层海选,才能走上舞台“精彩绽放”,现场票一时成了最抢手的“年货”,到不了现场的居民在网络上看了直播乐不可支。最有趣的是,由回龙观居民自导自演的草根电影《如果爱,请深爱》在大家期待中上映,网友“曾经守候”出任导演。我在画面中引述他的一句感叹:“我这一部优秀的电影投资是4万,赞助1万多。”演员大都是回龙观的网友,我画出他们酷暑中身穿西装拍戏的场景,他们嘴里喊着“热死了”,但脸上却是掩饰不住的笑容。

  这本书出版后,我给这些曾经给我提供过素材和帮助的邻居们都快递了一本表示感谢,他们收到后都特别激动特别高兴。没有他们这么生动的故事,这本书就不会有这么丰富接地气儿的画面。

  在收集素材的过程中,街道领导指示了,咱们出版这本《画说回龙观》是大回龙观的范围概念,不要局限于目前的行政区域划分,可以扩展到龙泽、史各庄及周边地区……于是收集的素材就更丰富了。我翻阅参考的书籍有:《北京市昌平县地名志》1997版、《昌平民俗非遗概览》《名人名著话昌平》《昌平考古发现》《昌平史记要览》《昌平山水记》《昌平文物志》等。

  我把所有相关文字摘录整理出来之后,漫画书的雏形结构就出来了。这里特别要感谢一下街道的周红周姐,在这么繁琐复杂的素材堆中,帮我把全书脉络梳理清楚,目光特别锐利,一针见血地调整了章节结构,四百多页的内容,真是一个需要智慧和清晰思路的工作过程。我们俩的磨合和配合也是越来越默契。

  由于时间紧,我做了个严格的计划,按照漫画剧本,每天必须至少完成几张,才有机会如期完成。画不难,得构思画面怎么画。时间真是太紧迫了,每天一睁眼,大脑跟上了发条一样。我每天基本会画16个小时的画,经常早上五点多就开始画。我摆了一堆零食在书房,咖啡、茶都是醒脑神器。我这次是撒开了吃零食,烧脑真是需要能量,管不了胖不胖那么多了。后来出关时,发现了自己胖了10斤,我跟班长说,这绝对是过劳肥。

  画这本书最有意思的是,后半本里很多事情都是我亲自掺和过的。我是2000年入住的回龙观,虽比不上老乡长、老孙他们,也是个新回龙观人里的老人了。

  比如画到2007年,里边发生的两件大事都是我亲历的。其中一件是回龙观一位网友的母亲从顺义的姐姐家独自龙观的路上走失了,这位网友着急得班也不上了,天天在外面寻母,找遍了田间地头和收容所,找得她精疲力竭,找了好几个月都没找到,陷入绝望的境地。

  回龙观社区网的网友们知道后,组织了一次帮助她找妈妈的大规模行动,我当时也参加了。我们组建了好几个车队,家属印了5万份的寻人启事,大家把从顺义到回龙观的区域划分出几个区,每个车队按区域找,四处打听,见人就发寻人启事。所有参与的人都不计报酬,出车出油费,我记得当天出发时是个周末,还下着小雨。最后,谁也没想到,通过这次活动,居然真把她走失的母亲找到了。

  当时北京电视台“生活面对面”栏目对网友寻母的活动进行了连续报道,一位观众看到后提供线索,说燕郊一个工地上,有位工人收留了一个老人。结果这位网友赶到燕郊一看,正是自己走失数月的母亲,母女重逢感动了无数人。当时这件事在回龙观非常轰动,大家都在网上为她祝贺,说是当年听到的最好的消息。直到现在,这位网友逢年过节买礼物到网站来感谢,还成为了网站最忠实的义工。

  这本书的最大特色就是整本书全部为回龙观人原创,从策划,到编辑,到绘画,到采访……每个环节都是回龙观人完成的。最有意思的是,书中有30余位人物,是真真实实存在的,以生活工作居住在回龙观的真人为原型。比如:有回龙观乡老书记、有网站站长、有社区网的义工、有居住在回龙观的人大代表、有同事的婆婆、有回龙观的很多小朋友,对了还有我家汪星人……如果你是回龙观人,保证你翻阅时会看到熟悉的面孔。最逗的就是,在漫画书中出镜的小伙伴们会说,明亮,必须给我画瘦点儿,出关请你吃饭……我都会回答:只要贿赂到位,给你画个明朝的娘娘当当,哈哈哈哈……

  玩笑归玩笑,说实话,画画的过程我也有颇多感慨。作为一个在回龙观生活了20多年的老Z,亲历了它的发展变迁和巨大变化。我笔下的很多人都是活灵活现的真人,很多人我都亲自接触过,明白他们的故事,明白他们为回龙观无私地奉献着。书中还有离开了我们的邻居,比如平民慈善事业的实践者老塔,还有乐观开朗的亲子小屋图书馆义工花太阳。我时常觉得,我不是在画画,是在记录着历史。

  正如这本书开篇所说,历史长河滚滚向前,永不停息。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就是这里面的几朵浪花。我现在做的,就是把这条长河中的风景记录下来。有一个细节特别有意思,有一次,书中有个事件发生的时间需要更加多资料来佐证,周姐就不厌其烦地去翻阅资料,终于给刨出来了。我就跟班长说,你看再往后的人,要翻回龙观的资料就要查我们这本书了……

  书中写的回龙观起源,从唐朝玉光寺的石碑开始记载。于是,这次新书发布会定在了玉光寺,就是京藏高速西侧,回龙观村北边。这两年,玉光寺经过修缮已经焕然一新,回龙观村的乡情村史博物馆也设立于此,前不久刚正式对外开放。

  2021年12月18日上午,《画说回龙观》新书发布会在玉光寺隆重举办。昌平区委宣传部和回龙观街道的领导都来庆贺。我在发布会上发言说:“这本书之所以精彩,不是我的画儿精彩,是因为这里的故事精彩,是这里的人精彩。在这片土地,凝聚着回龙观人的精神,百折不挠,向阳而生,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朝气蓬勃的回龙观!”

  大家翻看这本书的时候,能够正常的看到回龙观一点一滴的变化,比如2000年左右,还“摩的”遍布,小区路边还有放羊的,没有路灯,小巴司机揽客都喊“去北京的走不走”……

  到2019年,北郊农场桥扩宽通车,居民们奔走相告跟过节一样,书中有个画面是一位居民说:“谁要没在这桥上被堵过,谁就是个假回龙观人。”真是说出了多少观里人又爱又恨的心声。紧接着是北京首条自行车专用道的开通。2020年林萃路的通车,交通四通八达,多条城铁纵横穿梭……随着“回天三年行动计划”的启动,回龙观真是日新月异,快速地发展,居住在回龙观的人看到这些画面都感觉到很亲切。

  书里记载着回龙观最硬核的踢(IT)二代的话语:“我们不进城买学区房,我们要把家门口考成学区房。”而回龙观人的日常购买力相当惊人,书里有这么一页画面:每逢双十一,篮球场都被快递公司借用卸货。

  我在书里重点描绘了几个“回天”地区的代表性人物,譬如市人大代表常纪文,怀抱“民意大于天”的信念,十四年来共提交提案与建议240件左右,为回龙观地区的发展献计献策;出身书香世家的查迎,酷爱深度解读东西方哲学及历史,作为回龙观读书会的会长,极具组织能力,乐于分享,经常为回龙观组织文体活动。他们都代表回龙观各个层次的人群面貌,鲜明体现了自己特有的人文情怀。

  发布会当天我们还进行了直播,之后很多居民、网友就迫不及待地想购买这本《画说回龙观》,都有人找到网站问怎么买。还有要团购的,找站长走后门的……

  因为这本书是回龙观街道办事处和回龙观社区网联合编著出版,我们出版这本书的初衷就为了传承历史,为回龙观这片土地留下些东西,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如果产生了销售利润,希望继续服务于回龙观。回龙观街道的领导一听这个想法特别支持,街道网站双方一同决定将这本书的全部销售利润捐赠给回龙观志愿者协会,用于回龙观地区的公益事业。我们将每年定期结算进行捐赠。

  我记得曾经看报道说,研究表明普通人在死后50年,会被遗忘得一干二净,就如同没来过这世界一样,百年后彻底尘归尘,土归土。所以我觉得这本书,至少还记录了在这片土地上我们这一代人的真实生活,在这里奋斗成长的足迹,就如同我们现在会去翻阅古书,追溯回龙观的起源一样,也许这就是出版这本书的意义。至于后人怎么看怎么评价,就交给时间吧。


首页限位开关产品中心新闻中心联系我们

在线 QQ :点击联系

咨询热线 :葛经理 0577-62732819

电子邮箱 : 331999175@qq.com

扫码微信咨询

Copyright © 2020 江南体育平台 版权所有 浙ICP备14008963号 主营产品:行程开关 微动开关 脚踏开关 限位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