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0月,一场措不及手的限电潮席卷全国,“能耗双控”被推向风口浪尖。
谈及“能耗双控”对2021年第三季度限电限产的影响,接受界面新闻采访的业内专家均表示,“能耗双控”所占权重较小,仅是外部叠加因素,也仅局限于部分地区。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测中心,刘满平称,有些地方前期指标过早用完,临近新的能耗双控指标考核期,一些地方政府采取了见效快、一刀切的停电停产措施。该行政手段属于特殊情况。
生态环境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表示,“能耗双控”是规制性政策,缺乏灵活性,有些地方政府对政策理解不准确、不到位,或者政策实施滞后,使得经济发展与能耗双控的矛盾尖锐化。
能耗双控政策始于“十一五”时期。当时,随国民经济发展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能源消费迅速增加没资源约束矛盾更加突出。
能耗“双控”是指能耗强度和能耗总量的“双控”,鼓励节能提高能效,保障合理用能,限制过度用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以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支撑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详细的细节内容为:对新上项目自身一定要符合国内先进能效标准,其中新建高能耗项目单位产品(产值)能耗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用能设备达到一级能效标准;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考虑新上项目对项目所在地能耗总量控制目标的影响,分别给予暂停能评审批或实行能耗等量或减量置换。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能耗双控”的重点,从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开始向控制能源消费强度倾斜。
2021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下称《方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郭焦峰对界面新闻表示,与此前“能耗双控”政策相比,上述《方案》更强调能耗强度优先、鼓励使用可能生能源,对于能源消费总量的管理更有弹性,使得能源结构更优化。
为此,从“十四五”开始,国家将向各省(区、市)分解能耗强度降低基本目标和激励目标两个指标。《方案》规定,地方政府在完成能耗强度降低激励目标的情况下,能源消费总量将免予考核。
《方案》还明白准确地提出在地方能源消费总量考核中,对超额消纳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量的地区按规定抵扣相关能耗量。
郭焦峰认为,这既体现了坚持强度优先、鼓励多完成强度目标的导向,也扩大了地方的用能空间。
此外,《方案》明白准确地提出,坚决管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十四五”时期,各地区拟投产达产“两高”项目数量多、新增能耗量大,极度影响能耗双控目标完成。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成为能耗双控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
柴麒敏对界面新闻表示,“能源双控”政策机制由来已久,其初衷并不是为了“双碳目标”。此次《方案》调整与完善,是原有政策框架下的延续,和国家目前产业政策导向一致,有利于新产业和新能源的发展,有利于调整地方政府向传统产业、特别是“两高”产业要效益的观念。
郭焦峰认为,目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为实现节能降碳,“能耗双控”政策不能动摇。但到了一定阶段后,可以从“能耗双控”调整为“碳双控”。
“能耗双控的范围较为广泛,新能源也包含其中。如果是碳双控,就是精准打击化石能源。”郭焦峰认为,由于碳排放的核算、测量、报告制度等还不完善,“能耗双控”仍需要执行一段时间。
接受界面新闻采访的专家均表示,“能耗双控”主要是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提高能效,全力发展可能生能源、发展循环利用等途径来实现。拉闸限电是短期行政手段,在应对结构性矛盾时效果微弱。
上述《方案》明白准确地提出,在对完成五年规划当期“能耗双控”进度目标的地区,可视为完成能耗双控年度目标。
在“能耗双控”政策趋紧下,为了中小型企业更好地发展,柴麒敏建议,企业今后能买绿电或者绿色证书,以缓解“能耗双控”的压力。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能效,通过改进工艺流程进行节能降碳,并向“专精特新”转型。
从地方到行业、企业,都要把发展重心转向提质增效。“提升能源产出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瞄准国际国内领先水平,不断缩小技术、产业等方面的差距,也要勇于创新发展理念、模式和业态,努力实现绿色跨越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